《无题》
唐李商隐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;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;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;
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《虞美人》
清纳兰性德
春情只到梨花薄,
片片催零落。
夕阳何事近黄昏,
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。
银笺别梦当时句,
密绾同心苣。
为伊判作梦中人,
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。
1、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在其板屋,乱我心曲。——《小戎》
这句话的意思是思念如玉君子,住在曾经一起用木板搭建的房子,扰乱我的心曲。
2、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相离!——《白头吟》
希望得到一个彼此交心的人,永远不分开~所谓心有灵犀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3、世间安得双全法,不负如来不负卿。——仓央嘉措
我害怕过多的感情会损害我的修行,想入山苦修又怕和你分开,世上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,可以让我既不耽误佛法修行也不辜负你?
4、有一美人兮,见之不忘。一日不见兮,思之如狂。——《凤求凰》
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啊,见了她的容貌,就难以忘怀;一天看不见她,心中想念得如痴如狂。
5、众里嫣然通一顾,人间颜色如尘土。——《蝶恋花》
美人在人群中嫣然回眸顾盼,一刹那只觉得,人世间粉黛若和她相比,就如同尘埃泥土一般。
6、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三千华里那么长的弱水水量虽然丰沛,但我只舀取其中一瓢来喝。对于爱情,也是一样,很多女子中只爱一人。表现出对爱情专一不二的坚贞品质。
7、长相思兮长相忆,短相思兮无穷极。——《秋风词》
永远的相思,永远的相忆,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。
8、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——《上邪》
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,长存此心永不变。
9、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——《千秋岁》
多情的心灵就像那双丝网,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。"丝"这里也同"思",谐音双关,这个情网里,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,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,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。此句是描述男女之间的情感深沉,也有悲欢离合,感情如巨大的丝网般,有万千情绪。
10、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相思意。——《卜算子》
古时候对爱情看法是非常的纯粹的,在诗中可以表现出主人公对爱情的看法,下面内容由我为大家分享爱情古诗词,一起来看看吧!
古怨别
作者:孟郊
飒飒秋风生,愁人怨离别。
含情两相向,欲语气先咽。
心曲千万端,悲来却难说。
别后唯所思,天涯共明月。
注释
⑴古怨别:古人离别的怨情。
⑵飒飒:形容秋风吹的声音。
⑶相向:面对面。

⑷气先咽:因为伤心,气塞声断讲不出话来。
⑸心曲:心事。
⑹唯所思:(分别后)只有互相思念。
译文
在秋风萧瑟,满眼凄凉的季节,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,不得不含怨辞别。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,两人眼含热泪,面面相视,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,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。心中早有千言万语,可是在此刻,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。分别后天各,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,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,寄托无尽的相思之愁苦。
赏析
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离愁的诗歌。此诗一、二句是离别的时间和环境,写的又是在秋天。中间两联诗句内容相重,强调地描写了两人因离别而泪眼相看、欲说不能、伤心之极的情景。最后两句写的是离别人的将来,两人只能在明朗的月光下共同想念了。表示了他们真切、坚贞的感情。
这首诗写的是秋日的离愁:“飒飒秋风生,愁人怨离别。”交代离别时的节令,并用“飒飒秋风”渲染离愁别绪。接下去是写一对离人的表情:“含情两相向,欲语气先咽。”相向,就是脸对着脸、眼对着眼;从“含情”二字里,使人想象到依恋难舍的情景,想象到汪汪热泪对着热泪汪汪的情景;想对爱人说些什么,早已抽抽咽咽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因为这两句写得极为生动传情,宋代柳永,便把它点化到自己的词中,写出了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咽”(《雨霖铃》)的名句。抽抽咽咽固然说不出话来,但抽咽稍定,到能够说话之时,却反而觉得没话可说了:“心曲千万端,悲来却难说。”原先对“离人”或稍有不放心,想嘱咐几句什么话,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迹,但看到对方那痛楚难堪的表情,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说的了。“却难说”三字,确切地写出了双方当时的一种心境。这一对离人,虽然谁都没说什么,但“未说一言,胜过千言”,更表现了他们深挚的爱情和相互信赖。最后用一幅开阔的画面,写出了他们对别后情景的遐想:“别后唯所思,天涯共明月。”从这幅开阔的画面里,使人看到了他们在月光之下思念对方的情状,使人想象到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相互祝愿。
总起来看,诗人以秋风渲染离别的气氛;写“含情”之难舍,以“气先咽”来描状;写“心曲”之复杂,以“却难说”来概括;写别后之深情,以“共明月”的画面来遐想两人“唯所思”的情状。诗人换用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,把抽象的`感情写得很具体而动人。特别是“悲来却难说”一句,本是极抽象的叙述语,但由于诗人将其镶嵌在恰当的语言环境里,使人不仅不感到它抽象,而且觉得连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了。这正是作者“用常得奇”所收到的艺术效果。
忆江南?衔泥燕
唐代:牛峤
忆泥燕,飞到画堂前。占得杏梁安稳处,体轻唯有主人怜,堪羡好因缘。
「翻译」
衔着泥土的燕子,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,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,体态轻盈只有主人伶爱,好烟缘可堪羡慕。
「注释」
①占得:占据。
②杏梁:用杏树所做的屋梁,泛指优质木材所做的梁柱。
③因缘:指双燕美好的结合。
「赏析」
这首词借物咏怀,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。
暮春三月,繁花盛开,草木葱茏,一双燕子飞去飞回,匆匆忙忙的衔泥筑巢。它们将巢安安稳稳的筑在房屋的杏梁之上,终成就了美好的烟缘。而独处于闺中的女子勒?她看到了筑巢的燕子,它们双宿双飞的恩爱情态多么令她羡慕。
“忆泥燕,飞到画堂前。占得杏梁安稳处,”这三句写燕子筑巢,以动态咏物。“衔”、“飞”、“占”三个动作,便将燕子筑巢的全过程完整的写了出来,一气呵成。
“体轻唯有主人怜,堪羡好因缘。”这两句写闺中思妇的感叹。这首咏物词并非止于对燕子的描写,而是借物喻情,由燕及人。女主人公看到结伴而飞的燕子不禁感悟伤神她哀叹自己形单影只,无人怜爱,羡慕梁间燕子的美好烟缘。
这首小令仅仅二十七个字,却写得形神兼备,深隐含蓄,极富情致。语言通俗,感情真挚,带有浓郁的民间风味。